Mr. Pear King 聯絡方式

農園主人 : 賴嘉龍 ; 邱彩慧

農園位址 : 苗栗縣大湖鄉新開村關刀山8鄰18號

TELEPHONE : 037-951290

CELL PHONE : 0937-771096 ; 0963-262505

E-MAIL :
mrpearking@gmail.com

歡迎光臨「Mr. Pear King」

(苗栗縣農會監督)

(苗栗縣農業改良場輔導)

(大湖地區農會輔導)

本農園產品通過吉園圃安全蔬果檢驗,無農藥殘留讓您安心食用!

農園建立生產履歷通過認證,生產過程紀錄讓您看的一清二楚!

頌,山樆

        在十六世紀航海家探險時代,葡萄牙人口中的「福爾摩沙!」寶島台灣,以其作擁四面環海的豐沛雨量、身處亞熱帶季風形溫暖氣候的地理優勢,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可都有當季的美味蔬果上架供大家賞味,另外在加上台灣農民的努力耕耘和妥善經營之下,所栽種出來的農產品品質更是值得大夥兒再三讚許呢!其中,尤其是台灣本土每年七到十月「在地」所盛產出來的水梨,更是眾多農產品中的佼佼者呢!

        到了炎炎夏日,每每逛進水果攤呀!那一顆顆顏色金黃、香脆甜美多汁的水梨實在是炙手可熱,美食佳餚所必須擁有的條件「色」、「香」、「味」它可是一應俱全,若再加上攤販老闆、老闆娘的熱情呦喝招呼呀!那難耐的炎熱酷暑彷彿一掃而空,眼前渾圓飽滿宛如珠玉般的水梨,可真是令大夥兒垂涎三尺、流連忘返呀!

       大家都知道「水梨好吃!」可是除此之外,大家又對它了解多少呢?
梨,又名水梨、山樆,為薔薇科植物(Rosaceae),落葉果樹。全世界約有三十五個原生梨種,基本上大致分為:

一、 中國梨系:包括白梨、秋子梨、沙梨;以上三種為中國梨三大品系。其中前兩種為中國北方品系,大多分布在黃河以北至東北等等地區;第三種則是中國南方的品系。

二、 西洋梨系:如西洋梨,為歐美所栽培的梨品系代表種。

而咱們的寶島台灣亦有原生常綠梨一種,也就是俗稱的「鳥梨仔」或是「仙楂」,我們可以常常在夜市裡、廟會角落等地方找到它,小販們把果實拇指般大小的梨果用竹籤插成串,裹上糖衣出售,市價大約二十至四十不等;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糖葫蘆」啦!而這一種台灣原生梨種也是其他栽培種主要的嫁接砧木樹種。

* 註:何為「嫁接」:將枝的部份接至別棵樹木上,使其生長。

  「融四歲,能讓梨。」這句大家而熟能詳能夠輕易朗朗上口的三字經內容,述說著:「東漢末年的孔融在四歲的時候,就知道應該把大顆的梨子裡讓給兄長們吃,自己吃小的。」可知在東漢末年,梨就已經在當時的市集上買的到了。那麼我們此時不免心中升起了一個問號:「到底梨子從什麼時候開始就被中國人栽種了呢?」其實,早在周朝就有栽培梨樹的記載了,當時它又被時人稱為山樆、玉露、蜜父。由此可知「梨」在中國已有久遠的年代囉!

  在台灣,市面上本土栽培的水梨種類繁多,令人目不暇給。那麼除了本土原生的「鳥梨仔」外,其他品系的梨種又是何時傳來的呢?事實上,台灣早在西元一八九零年,即有先民自華南引入低海拔橫山梨品系約十餘種。到了民國四十七年行政院農業發展委員會資助中興大學正式向國外引進優良母樹試植,自民國四十九年中橫通車以後才大量推廣種植。目前台灣以種植中國梨品系中的橫山梨最多,主要種植的地區以台中縣、苗栗縣居多,其他地方也有比較零星的栽植,分布於全省山區至中高海拔高山地區。

  水梨吃起來清脆多汁,甜中帶點微酸別有一番滋味,素有「百果之宗」之美譽。不僅如此,水梨可不單是一句「好吃」能夠輕言帶過,其在醫療上的功效可也不容各位小覷!

  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梨有治風熱、潤肺涼心、消痰、降火、解毒之功也。今人痰病火病,十居六七,梨之有益,蓋不為少,但不宜過食爾。」在中國醫學的觀點角度下,梨果肉具有生津、潤燥、清熱、化痰等等功效,就連果皮、枝葉也都各具各的療效呢!

  而站在西學的角度上觀來,梨果的營養成分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蘋果酸、檸檬酸、果糖、蔗糖、葡萄糖、維他命B群、C等有機成分;更含有鉀、鈉、鈣、鐵、鎂、錳等無機礦物質成分以及膳食纖維素。瞭解了水梨本身所具備之對人體有益的營養成分之後,可知大家常常掛在嘴邊的那句「多吃水果有益身體健康!」所言不虛了。

  每一年到了農曆新年前後,沿著台三線走,路上兩旁梨樹小花兒開滿了一樹白,一片片怒放如雪般純白的花海環繞道路兩旁,行駛在這片雪白花海裡,彷彿更能呼吸到春天的氣息了呢!開了花自然就會結果,這大家都知道!那麼水梨在台灣的生產模式又有哪些呢?這就令你我好奇了。

  其實台灣水梨生產模式大致可以分為三種類型:
一為正常期方式,為春天開花,秋天果實成熟,包括了低海拔的橫山梨及梨山一帶之日本品系。

第二類為橫山梨產期,調節生產,亦稱「倒頭梨」。在每年秋天人工落葉促使開花結果,於翌年六月左右成熟。
其三為寄接梨生產。此類栽培為每年由日本進口抑或是本土梨山所產之梨花芽嫁接於橫山梨枝條上。從十二月下旬至隔年元月進行嫁接,其成熟期較梨山梨早一、二個月生產,於當年的六至八月即可採收較高品質的溫帶梨,也就是大家熟知的「高接梨」了。而水梨品系中品質較好受大眾歡迎幸水梨、豐水梨、新興梨等等就是屬於這一類生產方式。

  「高接梨」,所孕育出來的高品質水梨種類最多,也是消費者在市面上最容易接觸到的種類,其中於台灣市面上最常見的有:

一、 幸水梨:早生種,果皮為淺褐色,有果斑,果實圓球型微扁,果頂、臍部寬深優美。果肉白色細膩多汁爽口,果心小。是品質最好的的水梨,可惜不易貯藏。

二、 豐水梨:早生種,果皮也是淺褐色,有果斑,果實圓球型,果肩與果頂微高長,果肉白色細致綿密、果汁極多,品質佳而較耐冷藏,頗受消費者喜愛。

三、 新興梨:果皮土褐色,有明顯果斑,果實為高球型,果肉白色且顆粒較粗,果心大,汁多清脆,最耐冷藏,可達數個月,也是市面上最為普遍、常見的高接梨品種了。品種極多值得大家賞味。

  因為產期的差異、進口與自產的交替不斷,一年四季在市場、小攤、流動小貨車處處可見玲瓏可愛、形色異趣的梨果。所以在現在的台灣,只要你想吃梨隨時都可以滿足您的渴望唷!

  生長在台灣,梨樹將要面對的是島上多變的地形、氣候、水文、人為影響......等風土因素。由外地移入的梨樹需要面對這些難以克服的生存問題。它們慢慢地調是本身的體質、學習調整自己的生長作息……迄今,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見他們努力繁衍的成果。在台灣,我們並不需要刻意到中部高山地區,在許多海拔不高的地方甚至溫差極大的劣地,我們都可以找到台灣水梨的生長蹤跡。也許這也是咱們努力生存的台灣精神另一個縮影吧!

  此外,也許大家不知道梨樹還有一個十分特別的特性。只要是梨農都知道:「要豐收就得要『授粉』!」這門學問。實際上,梨樹並非雌雄異株的特別植物種,它是可以自行授粉開花結果的。那大夥兒心中不免好奇:「那為何還要多此一舉的授花粉給樹上的每一朵小花呢?如此不僅浪費人力又增加成本,豈不畫蛇添足?」其實這就是梨樹特別的地方了!它需要其他相異品種授粉才能豐產、豐收!因此果農必須在園中栽植幾株相異品種的梨樹作為授粉樹,如橫山梨梨農大多均以「鳥梨仔」等等他種梨樹作為授粉樹,以期當年良好的收成。

反觀水梨的這個特色不也反映了人生嗎?一個人若總是處於同一個生活圈、生活方式不求改變,久而久之難免就狹隘了自己的視野、侷限了自己的未來可能性,不就成了名副其實的井底之蛙?好似梨樹需要其他梨種花粉的特性,我們也應要多接受新知、拓展自己的生活圈、打開新的視界、多嘗試新的事物,讓自己的未來更多可能性、更多機會不是嗎?

        近年來,台灣農業逐漸轉型,慢慢走向精緻化、觀光農業。本土所生產的水梨品質也是愈加得到民眾的好評及肯定,再加上逐年開始舉辦的盛會「水梨季」,也給了社會大眾認識台灣水梨、了解台灣水梨、品嚐新鮮水梨滋味的好機會。在親子同樂、享受台灣佳果之餘,不妨帶盒「伴手」給親朋好友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唷!

在這夏日炎炎的天氣裡,品嚐一片片冰冰涼涼沁心入脾、香甜爽脆多汁的台灣水梨時,那一口口甜蜜的好滋味,不也正一絲絲透露出台灣水梨為生存而努力,分享著它克服一切困難所得到的甜美果實滋味呢!


(引用自 2007 勤益青年報導文學 作者:賴銘豊)